学前教育作文约5000字
学前教育作文约5000字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样本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向您推荐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样本。我希望你喜欢它!
《学前教育的创新模式》
摘要:学前教育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各中等职业学校的热门专业;游戏是孩子生活中自然而重要的部分之一,孩子们利用游戏来了解自己生活的意义。其中,自然、社会和生活方式是儿童的主要生活方式。乍一看,学前教育和游戏这两个术语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它们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在学前教育中,利用游戏进行教育具有实现儿童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性情感发展的目的是将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纳入有计划的影响过程中,通过德、智、体、美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游戏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效果。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就是未来的幼儿园老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习如何设计适合儿童身心需求的游戏。一场全面的比赛。
关键词:游戏设计、幼儿教具设计、教育
探讨游戏规则设计与其形式、功能设计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真正的儿童游戏,也有助于游戏设计者和制作者创造出真正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孩子们。 。同时,也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来讨论游戏规则、形式、功能设计。儿童早期教育是社会培养新一代的初级阶段。也是儿童个性、道德、智力等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游戏活动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很多时候游戏的形式和功能设计未能“与时俱进”,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幼儿教育的需求。无论是孩子本身还是市场都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满足孩子成长需求的玩具和教具。
1 幼儿园集体活动游戏组织设计原则
1.1根据年龄特征调整游戏规则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制定不同的游戏规则。小班授课应注重体验游戏的乐趣,规则应简单易懂,与游戏的内容和情节相一致。例如,在“小老鼠过河”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只需要抓住前一个孩子的衣服并一件一件地跟着他们就可以完成游戏。中层是游戏合作的初级阶段,可以制定一些限制性和惩罚性的规则。大班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例如,在《狼与小羊》游戏中,需要四个孩子“搭一个架子”。游戏规则是孩子们必须看清楚谁是狼才能逃跑。逃跑时,不能跑出规定的地点。作为惩罚,他们将成为“狼”抓住的“小绵羊”,只能扮演“搭建架子”的角色。这种游戏竞争性很强,适合大班的孩子。另外,同一个游戏是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玩的,可以调整游戏规则,增加游戏的难度。比如“老鹰抓小鸡”游戏,小班的孩子可以到处乱跑,中大班的孩子可以6人一组排队,拉着前面孩子的衣服躲避。但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控制孩子们不要追、跑。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1.2 创设活动场景,激发孩子的兴趣
很多幼儿园的场地宽敞,绿树成荫,有成片的草地,还有柔软的塑料地面,非常有利于孩子们追逐玩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丰富游戏环境和素材。在一些平坦的塑料和水泥地板上,画着非常有趣的“格子房子”和各种颜色的“圆圈”。孩子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小树林,玩“捉迷藏”、“捉迷藏”。 “游戏,在构建相对宽松的集体户外活动中,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极大地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真正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2 游戏设计:陀螺游戏
2.1 游戏规则
(1)适合年龄段:3岁及以上; (2) 参加者:儿童、老师或家长; (三)参加人数:3人及以上; (4)材料及器具:圆形三层板一张;红竹筒一根、黄竹筒一根、蓝竹筒一根; 1个小红点粒子、1个小黄点粒子、1个小蓝点粒子;一个记分牌;小球和顶部各一个。
2.2 游戏模式
以两个人参与游戏为例。
(1)开始游戏:将三个小球放在盘子上。玩家旋转陀螺并让陀螺击球。陀螺开始旋转后,玩家不能继续旋转陀螺,直到陀螺停止旋转。圆盘顶层和中层之间凹陷处的小球不能再放回圆盘中心。陀螺停止旋转后才会计分。此时球的位置作为得分的依据。计分完成后,轮到对方旋转陀螺。
(2)一种计分方式:若球进入红管,则在其第一计分板上放置一个红色计分粒子;如果进入黄色管,则插入两个黄色记分颗粒;如果进入蓝色管,则插入三个蓝色小颗粒。
(3) 胜负判定:第一个用分数粒填满记分牌的人获胜。
2.3 游戏时间
每场比赛10-15分钟。
2.4 游戏结构
(1)竹管与圆盘采用塑料键连接,方便拆卸,自由组合。塑料钥匙的长度也可以防止球跑出圆盘。
(2) 圆盘有三层。顶层与中层之间的间隙为5mm。该结构主要是为了防止没有被陀螺成功击中而进入竹筒的小球落回圆盘中心而被陀螺击中。再打一次。
(3) 盘面均匀凹入。这种结构可以保证顶部不会旋转到盘面边缘而与圆柱体发生碰撞。同时也可以增加陀螺击球的机会。
2.5游戏特色
(1)游戏功能:通过竞争,让孩子和玩伴得到紧张、激烈的游戏,让孩子和玩伴获得成就感。
(2)教育功能:①引导幼儿观察机械现象,了解力学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②锻炼孩子手、脑、眼的协调能力; ③ 提高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
3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幼儿教育机构的重视。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孩子的生存方式。孩子应该在游戏中度过童年,不仅因为许多研究人员告诉我们,游戏对孩子的认知、情感、社会化、身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喜欢游戏。游戏与吃饭和睡觉一样是基本需求。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合理开发和设计学前儿童游戏资源是开拓性教学的重要一步。模型人性化的基础。
参考:
[1]徐正涛.幼儿园游戏与玩具[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2]刘忠.幼儿园游戏教学理论[J].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吴云.浅谈儿童游戏规则——也谈儿童规则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11.1.
[4]李勤.重新认识幼儿园游戏的本质——基于皮亚杰活动理论探讨游戏活动的引导[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12.2.
更多请点击下一页>>>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样本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样本
忙碌而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所有毕业生的必修课。毕业论文是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更重要形式。毕业论文如何写?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样本。欢迎阅读并收藏。
总结:
加强幼儿教育,为每个孩子创造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也必须着眼未来,从新世纪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新格局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思考学前教育的发展,这样我国的学前教育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从教育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关键词:儿童;幼儿教育;讨论
幼儿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全、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普遍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将对幼儿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学前教育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特殊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实现。
1。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门课程。从出生到步入社会,每个孩子大约有60%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早期发展影响很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在孩子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发展方面具有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具有以下表现优势:
①自然早期转化;
② 传染力巨大;
③针对性强;
④间接及物性。
如果利用好家庭教育的优势,对于孩子的早期成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相反,会阻碍孩子的发育和成长。由于孩子在家里接受父母的第一次教育,所以他们年轻而纯洁。一个好的习惯就会在孩子的心里养成。例如,接受过家庭礼貌教育的孩子来到幼儿园,离开幼儿园时会向老师问好,向老师说谢谢。从智力上来说,这样的孩子也明显比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孩子强。他们反应敏锐,动作轻快。他们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质量非常好。教师要经常配合孩子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比如,小孩子特别喜欢吃零食。教师要结合家庭教育,让家长让孩子在上学前吃好早餐。另外,不应该给孩子零用钱,从小培养注重节俭的习惯。
2。幼儿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大脑会长到成人大小的2/3。其复杂的进化是生命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6岁以后的最大发展、情感体验对人的一生有着持久的影响。此时的孩子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急躁,多疑、烦躁、悲观、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将来就会面临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他很难抓住机会并发挥自己的潜力。可以说,他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在幼儿期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人生的成功奠定基础。
3。学前教育方法
(1)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
儿童和成人是两个不同类别的群体。两人的心理差异非常大。只有真正了解这些事实,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的目标。孩子的心理特点如下: 方面:
① 活泼好动;
② 好奇、好奇;
③理解具体形象;
④ 模仿性强;
⑤ 很无心。
鉴于幼儿及以上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不能让孩子长期从事简单、枯燥的活动。我们应该热情、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实物。为了让具体、生动的事物[如概念、原理]易于孩子理解和接受,需要孩子模仿更多文明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孩子文明语言和良好行为的教育。要定期组织孩子们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考虑儿童的兴趣,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智力开发必须科学进行
智力是外部环境训练的结果。专家认为,这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后天因素起着更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智力、大脑的发育和成长大多发生在幼儿阶段。一般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开拓孩子的智力。
①训练孩子的运动发育;
②促进孩子观察能力的提高;
③丰富孩子的语言概念;
④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⑤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
专家认为,要为孩子提供广泛的生活体验和内容,让孩子的智力在吸收各种形式的生活体验后才能得到发展。例如,在语言教学中,可以与礼貌相结合,让孩子学习“我爱祖国和人民”和“我爱我的爸爸,我爱我的妈妈。”这样,你不仅可以学习为了提高幼儿的直观教学,可以使用直观的教具,如:采用三层书架,上面放小玩具,下面放书。中间,下面是铅笔盒。先让孩子观察,然后让孩子说话,然后老师来调节,只有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情感,才能达到教学和教导他人的目的。
(3)艺术启蒙一定要新颖
如上所述,由于幼儿好动、好问、贪玩的性格,不能让他们长期接受“读写”训练。孩子们要接受更多的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 、绘画等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通过优美的声音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的、无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歌手的声音能激发勇气。”悠扬的旋律可以使人激动,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乐,也可以使人流泪。音乐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气质,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开设音乐欣赏课,让孩子更多地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培养幼儿的基本素养。另外,让孩子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让色彩缤纷的画在孩子的眼里闪闪发光。为了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有目的地教孩子画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完后让他们分别上色,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理解。 。跳舞时,首先让孩子观看幼儿表演的各种节目,如大朗诵、舞蹈等,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如上所述,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只需认真、耐心即可。如果你教,孩子们一定会学得很快,表现也很好。专家认为,舞蹈是一门集音乐感觉、审美视觉、情感表达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对于幼儿来说,不仅可以锻炼美丽,还可以培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人孩子更聪明、更自信、活泼、健康,
幼儿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全、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普遍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将对幼儿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行为。
总结:
上流社会的孩子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较强,但自我保护意识较弱,自我保护意识较弱。能力。因此,生活和学习中的隐患也暴露出来。本文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实践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家庭配合等方面研究大班幼儿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方法,提出幼儿应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简单的应急措施。
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是幼儿园工作最重要的方面。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据统计,婴儿意外事故是近年来婴儿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上层阶级的孩子年龄都在5岁到7岁之间。由于身体、动作和智力的发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较强,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弱。上流社会的孩子更容易暴露在危险之中,也会发生意外伤害。为了保证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出于对儿童安全的考虑,笔者对如何在教学、日常生活、家庭中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1。将安全问题与领域内容结合起来,实现各类教育的融合。
老师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接受安全教育,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大班第一学期《三只猴子》的音乐活动属于艺术领域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个活动蕴含着深刻的安全教育机会,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幼儿认识:不要像三只猴子一样在床上跳来跳去。如果跳到床上摔倒,就会受伤流血。通过这次教学活动,笔者发现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跑来跳去的现象减少了。实践证明,孩子对这些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也会运用到日常生活活动中。
2。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开展安全教育。
1。由于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发展,上流社会的孩子喜欢自己做事或者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孩子缺乏预知危险的能力,同时又喜欢摸摸,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发生危险。在笔者的班级里,有几个孩子喜欢帮老师加水。然而,在灌水的过程中,孩子们总是灌得很满,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滑倒。有两种解决方案:
(1)防止幼儿做危险的事情,限制他们的行为。
(2)鼓励孩子的行为,教他们一些避免危险的措施。
两者相比,后者不但不限制孩子的行为,而且还提出了解决方案。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以教导孩子安全常识:加水时,要求孩子将杯子放在水龙头上。不要装得太满,慢慢走,稳住,这样水就不会溅出来,宝宝也不会滑倒。
2。随着上流社会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喜欢一边吃饭一边开玩笑、说话。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一些安全事件可以在日常进餐前告知幼儿,比如某幼儿因吃饭时说笑,不慎将食物放入气管而窒息的案例。这样可以让幼儿掌握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时不说话,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每次孩子吃零食的时候老师都要重复一遍,让孩子通过老师的不断提醒来掌握。
3。户外运动是孩子们不可缺少的运动项目,也是孩子们活动的主要场所。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是室外场所。上层阶级的孩子身体和运动技能发育较差,竞争意识较强。他们在活动时喜欢用力推挤,这可能会导致意外伤害。例如,在玩滑梯时,作者在玩前对孩子们进行了滑梯安全规则的教育,让孩子们认识到应该一一滑,不要推,或者让孩子们自己讨论什么应该是玩的时候就完成了。注意一些问题,提高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孩子在玩耍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在场提醒,让孩子时刻注意安全防护。楼梯也是事故多发场所。由于身体动作的发育,上流社会的孩子在上下楼梯时总是喜欢跑着,或者从扶手上滑下来。一步中有多个步骤。拥挤、推挤人很容易造成伤害。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教会孩子上下楼梯的规则:一步一步、不拥挤、不推挤、不上楼梯跑动,以及在楼梯上遇到多人时。上楼梯,先给别人让路。或者组织孩子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播放视频等让孩子观察情况。
3。居家合作,共同开展安全教育
孩子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父母加班、忙碌等各种原因,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这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家长在家中进行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在笔者实践的班级中,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对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没有做好防范,很容易引发事故。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在培养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识时,还通过家长会、家庭联系专栏、接送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家长的意识,改变家长的观念。出发谈话活动。如果家里不同时落实相关预防措施,幼儿的生命仍会受到威胁。因此,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对于幼儿安全教育的开展非常重要。
4。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方法。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总喜欢对孩子的安全负起责任,限制孩子的各种行为。但由于个体的个性以及好动、贪玩、爱探索的年龄,大班的孩子往往不听家长的话,不理会家长的劝说。同时,社会上拐卖儿童等隐患无处不在,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十分必要。
(1)了解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上流社会孩子的智力逐渐发展,孩子的记忆力也在发展。懂得保护身体各部位的器官,不与陌生人走动,不吃陌生人的东西。知道如何拨打紧急号码110、120、119等。
(2)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
火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在幼儿园,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们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例如,发生火灾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关紧门窗,防止火势蔓延,知道如何拨打119。在教学中进行一些演练,让孩子们能够获得实践经验。
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中,看到无数幼儿失去生命,我们都感到悲痛。如果学校平时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并进行相关演练,幼儿和小学生的伤亡也会减少。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地震安全知识教育十分必要。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孩子们传授相关安全知识,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比如,地震时,不要惊慌,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知道逃生的紧急出口。赶紧跑到屋外空旷的地方,避开建筑物和危险物体。
5。结论
总之,加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儿童的安全非常重要。由于第一堂课是小学的重要过渡期,大多数幼儿园和老师只注重孩子的知识教育,往往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与安全教育力度还相去甚远。不够。有些老师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导致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生命得不到保障。笔者认为,应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的资源,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学校应该向家长宣传一些有效的方法,让家长和幼儿园共同执行。学校也可以呼吁社会参与。
参考:
1。 2007年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刘惠英,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中国科教创新指南,2007.11.
3。高继胜,浅谈幼儿安全教育,教育指南(幼儿教育)2007.11.21.
4。曾晓丽,《幼儿园儿童安全保护与教育》,贵州教育,2007.15.
5。朱亮,幼儿园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3.12.
6。郭莉,浅谈学前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指南(幼儿教育)2004.08.
7。毛秀军,幼儿园事故原因及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8。曾彦波,儿童安全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当代青少年研究,2005.11.
9。温世平,预防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1.